舊建築﹒新生命


    • 原台南州廳落成於1916年,屬西洋歷史式樣。建築物為磚砌承重牆構造,外牆面以仿石材之洗石子為主。主入口設有門廊,與兩側衛塔構成具有古典平衡美學之外觀,為當時官制建築之典範。 本單元分別介紹建築師森山松之助、大事記、探入建築內涵、州廳建築演變、結構體和立面元素、現地展示以及構件和材料,將透過圖像影片、文件、模型、構件及現地展示,呈現州廳的歷史風華。

      map4

    • ● 展區說明

      「老厝新生」為舊建築修護與再利用思維的具體呈現。透過建築構件、文獻與影片,介紹修護與再利用的緣由、規劃設計以及施工等三階段。「修護與再利用的籌劃與施工」,將修護過程中,建築師、工程師與專家 學者們參與籌劃與研究的紀錄摘要展出。這些文獻紀錄的保存對未來古蹟修護與再利用之技術與態度,具有 相當重要的教育意義。 原台南州廳建築本體即是一件深具教育意義的展品。在修護過程中,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與建築師特別將原建築之地樑、基腳與牆體結構補強等部份,透過「現地展示」的方式,讓參訪 者深入體驗原台南州廳的修復工程技術與構造特色。

      ● 現地展示:

      zoom.jpg

      ‧地 樑

      以連續弓形磚拱方式組砌,用來分散與傳遞建築物重量。雙拱交會處有獨立基腳,以交丁方 式與基礎樑接合。

      ‧通氣孔

      設置的目的為通風換氣之用,並降低潮氣,使建築物乾燥,以免遭致蟲蟻蛀蝕

    • 0d8803db-077d-4a66-b96e-9877a3f811a4.jpg

      《親愛的州廳1916》古蹟智慧導覽

      國立臺灣文學館館舍不僅是從日本時期留下來的古蹟,更是全臺灣第一個大型古蹟再利用的典範。這棟建物,歷經了殖民、戰後、戒嚴直至如今的民主自由,保留了每個時期所留下來的歷史痕跡,邀請您一起來體驗與踏查。
      《親愛的州廳1916》結合訪談資料、3D建模、擴增實境等技術,開發成此款可跨越時間、空間的智慧導覽。包含隨選導覽的「百年記憶地圖」、AR導覽員利文學帶路的「文學青年散策」、AR數位遊戲「磚瓦間的藍天」三部分,前者可於館內外點選觀看;後二者則結合AR擴增實境,需實地操作體驗。 請至本館服務台索取《親愛的州廳1916》邀請卡,下載app,跟著利文學一起穿梭古今,認識臺南州廳。
      App下載:iOSAndroidAndroid無AR版

台灣文學的發展


    • 台灣文學的發展,淵遠流長。以鍾肇政這篇〈台灣文學往何處去〉破題,指出一台灣文學史,幾乎就是串串血淚連綴而成的史詩。過去,它不管被稱為鄉土文學或本土文學,指的其實都是台灣人的台灣文學。而它的根本精神,就是始終堅持對斯土斯民的愛與關懷。

      鉛字牆內容:

      鍾肇政〈台灣文學往何處去〉

      「台灣文學往何處去?」這個命題在我的胸臆萌生,不知已過;時而為此徬徨無依、灰心喪志。 我也曾經在一篇文章裏,形容台灣文學是「血淚的文學、掙扎的文學」,一部台灣文學史,幾乎就是靠串串血淚與無盡的掙扎連綴而成 的。從一九二○年代、三○年代,正當台灣文學濫觴之際,直到現今的九○年代,前有日本強權的殖民統治,後則為國民黨專制的獨裁壓制,說台灣文學是在這樣的困局中發展出來的,也一點不為過。 最近幾年,情形又一變。隨著戒嚴、黨禁、報禁等的解除,獨裁體制對台灣民間的箝制土崩瓦解,民氣驟昇,揚起一片「本土」的呼聲,一時政經、社會、文化、藝術等等,莫不以「本土化」為指向;在文學,則有「本土文學」的說法。從八○年代的「鄉土文學」,到如今的「本土文學」這其間乍看似有著一番飛躍,實則兩者的精神基礎乃至內涵卻是一以貫之的。 在此,我們可以肯定地說,鄉土云云抑本土云云,質言之也就是「台灣」之謂,即不論「鄉土文學」或「本土文學」,也就是「台灣文學」,於是「台灣的文學意識」,或云「文學的台灣意識」,遂告確立。或許有人要問:台灣文學是什麼?綜上所述,我們很容易地就可以得到一個答案:台灣文學,也就是台灣人的文學。也因此,台灣文學的精神基礎,始對於斯土斯民的愛與關懷,亦終於對斯土斯民的愛與關懷。披讀七十年來的台灣文學發展史,以及諸多先人的台灣文學遺產,當可證明吾言不虛,而這樣的精神基礎,正也是台灣文學未來發展的圭臬。

      鉛字牆關鍵字感應內容

    更多
    • 台灣本地文學從何而來?當然是從紮紮實實的日常生活中培養出來的,它不是虛無飄渺的空思夢想。它一方面來自傳統農業社會的智慧,另方面也來自現代化的追求。這兩股動力,可以用最生活化的「牛」與「鐵枝路」來說明:牛,充滿無怨無悔、深耕土地的意象,是立足本土的精神表現;鐵枝路,具有拓展空間、無遠弗屆的用意,在十九、二十世紀之交是與世界接軌的象徵。從古典到現代,從口傳到文字,台灣文學一直具有「牛」的本土性與「鐵枝路」的現代性。

      深耕土地

      map4

    • 語言是文學靈魂寄託的血肉,台灣為移民社會,不同的族群先後來到這個島嶼,因此台灣文學也就產生多種語言同時發聲交響的現象,如原住民語、荷蘭語、西班牙語、Hō-ló台語、客語(台語)、英語、日語、華語等,都屬於台灣文學的書寫語言。展室四周,依時間順序展示不同母語的記錄或書寫方式;展室中央,則播放各種母語所唱出的搖籃曲,藉此體會台灣文學發展過程中,不同族群極為精彩的靈魂之舞。

      map4

    • 形如鯨魚的台灣島,位處於太平洋西岸。在人民遷徒、
      政權更迭、世界思潮激盪下,其歷史發展的過程,
      猶如一部動人的命運交響曲。
      移墾、定居、被殖民、反殖民等等,這些血淚交織的歷史事件,
      沉澱在台灣民眾的心靈深處,形成相互交疊、深淺不一的共同記憶。
      在不同時代、不同族群、不同身分的作者筆下,
      這些共同記憶透過從古迄今不同的文類,以動人的藝術手法,
      轉化成台灣文學豐饒多姿的精神面貌。
      本展室即分別從十個主題呈現這些精神面貌。

      map4

    • 台灣曾多次被外來的不同政權統治,因此「台灣文學史」經常被放在中國或日本文學的發展脈絡中,加以定位詮釋。一直到八○年代以後,台灣文學才獲得正名,以「台灣」為中心的文學史才隨之浮現。本展室即希望呈現台灣文學主體性如何成立、如何逐步被肯定的過程,使觀賞者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理解「台灣文學史」曲折的發展歷程。

      zoom.jpg

      黃得時《台灣文學史》,《台灣文學》三期自製合訂本 ( 三卷三號 ),1943
      黃得時(1909~1999),台北樹林文學評論、史家。本文以有別於同時期日本論者偏重殖民統治的觀點,從種族、環境、歷史角度分析台灣文學的特殊性與多樣性,並對台灣文學的定義與範圍具體提出說法。

      zoom.jpg

      葉石濤《台灣文學史綱》,1987初版
      八○年代,葉石濤以作家與評論之筆,在《文學界》連載《台灣文學史綱》,以本土文學史觀,素樸的民間觀點,歷述明清以降的台灣文學發展,把台灣文學史的視野與思考再明確推深。本書常被大學相關系所指定為參考書,亦有日譯本相繼問世,影響深遠。

      zoom.jpg

      彭瑞金《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》,1991初版
      彭瑞金(1947~,新竹北埔評論家)的《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》為自立晚報「台灣經驗四十年叢書」之一,以戰後文學為討論範圍,由「反抗史觀」的視點,對台灣新文學的被壓抑與反抗,多所闡述,是台灣文學史中台灣立場較鮮明強悍的論述。

      zoom.jpg

      施懿琳、許俊雅、楊翠《台中縣文學發展史》,1995初版
      台灣文學史的建構,有待地方文學史的支援。透過細密的田野調查工作,建立詳實的史料,有助「在地的」、「本土的」文學史觀之落實。

      map4

    更多
    • 賴和(1894~1943),彰化市小說家、詩人。本身是開業醫生,亦是帶領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從啟蒙走向成熟
      階段的關鍵人物,號稱台灣新文學之父。他一邊於診療室行醫、閱讀、寫作,一邊另闢閱覽室,陳列書籍、報刊、雜誌,提供文友、患者、藥生休憩與閱讀,更重要的是,這裡是他與文友縱論台灣時事、思考台灣出路、指導文學新手如楊逵的地方。





      ● 舊照回憶:

      賴和故居暨診所,位於彰化街市仔尾第一六○番地。門前停放賴和出診時所用之人力車,賴和許多作品就是在搖搖晃晃的人力車中完成的。

      1936年與文友在陳虛谷彰化住宅小集。前排右起:莊垂勝、陳紹馨、葉榮鐘,後排右起楊木、陳虛谷、賴和。

      1939年前後,賴和兒女漸長,先生購地改建,左側為賴通堯所開設之齒科診所,右側為候診室及藥局,後側則整地新建居室、診療室及手術室。

      新建賴和醫院後側一景。賴和居室位於二樓,一樓為診療室、接待室。當時在前院種有蓮霧,後園種有龍眼、芒果,均高大多產。圍牆旁的街道舊稱憐保巷,照片左側出口接今彰化市中正路。

      map4

    更多
    • 藉由世界文學的輸入,台灣文學早已納入世界文學的體系之中,同時,藉著交流與翻譯,台灣文學也向世界
      發聲,開始有外輸的現象。本展室即針對這種互動關係,勾勒台灣文學的國際位置。台灣文學從傳統到現代
      的文學發展,曾受世界各文學潮流的啟迪與影響,其中亦包括中國文學。而二零年代以後的文學,也相當程
      度受到日本及歐美文學的灌注。此外,經由不同語言的外譯,台灣文學也逐漸迎向世界,找尋其獨特的位置
      與意義。」的本土性與「鐵枝路」的現代性。

      map4

    • 台灣文學一路走來,從古老的歲月走進現代的風景, 自然而然地走成一條綿延不絕的時光長廊, 在這長廊中,因聲氣相應而集結的文學社團及其重要 作家的身影,自是後來者感懷緬想的對象,因此, 從十七世紀沈光文的東吟社, 到二十世紀九○年代初的文學 台灣雜誌社,透過他們的影像 (照片或畫像)、社團刊物的 書影的有機串連與展示 ,觀賞 者當能比較具體地感受台灣作 家的聲容笑貌,並進一步扼要 地了解台灣文學家的活 動及其締造的歷史足跡。

      map4

    更多
    • ● 展區說明:

      動態文字水流的形式投影在入口廊道地面上,緩緩流動的 動態影像表現,做為文學主題展的動線結尾。

      ● 文字河內容:

      「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」- (文化協會)

      「拍馬屁,不是文學」- (吳濁流)

      「但願天下無疾病,不愁餓死老醫生」- (賴和)

      「根在梨山,情繫台灣;大地有愛,  世界有台灣」- (娃利斯.羅干)

      map4

    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