禁錮與脫出
‧禁錮與脫出:
抵抗的精神,一直是台灣文學的特色之一。從日治時期到戰後,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因思想觸犯執政當局禁忌而遭逮捕入獄的作家,他們毫不屈服地在獄中或出獄後,藉文學表達其抗議思想,從而有「監獄文學」的出現。這類作品體現了台灣人想要擺脫殖民統治與追求獨立自主的願望,堅毅不屈的精神,令人感佩。
-
賴和〈獄中日記〉,《政經報》2期,1945
賴和(1894~1943),彰化市小說家、詩人。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,他無端被拘禁在彰化獄中,這是當時所寫的日記,雖不免有點消沉無奈,但仍可讀出他藉書寫解除困頓的用心。這份日記戰後刊於1945年11月的《政經報》。
-
楊逵《綠島家書》手稿,1950年代
楊逵(1905~1985),台南新化小說家。雖因發表〈和平宣言〉而被判刑十二年,但他在綠島牢獄中並未自怨自艾,反而更加樂觀進取,時常以書信鼓勵家人擺脫惡運、創造未來,充滿奮發向上的精神。
-
曹開詩作〈回報〉,1950年代
曹開(1929~1997),彰化員林詩人。1950年就讀台中師範時,被誣繫獄十年,他於被囚禁期間大量寫作「數學詩」與「獄中詩」。其中獄中詩如〈回報〉,就表現了身受囚禁、心卻超然牢外的開闊胸襟。
-
柏楊《柏楊詩》,2001初版
柏楊(1920~),原籍河南開封小說家、散文家。1968年以挑撥人民與政府間感情的罪名,繫獄綠島十年。獄中系列詩作描寫政治黑牢的殘酷,一字一淚,寫盡生命中最悲慘的記憶,見證了戒嚴時期黑暗的政治迫害。
離散與釘根 / 禁錮與脫出 / 反殖與認同 / 戰爭與傷痕 / 疏離與超越 / 論辯與重建 / 批判與關懷 /
性別與情慾 / 災難與生態 / 原鄉與祖靈